- 王聖傑律師
- 2天前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
在面臨詐欺罪指控時,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:「是不是只要和解、賠錢,就可以解決?」然而,詐欺罪屬於非告訴乃論之罪,即使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、撤回告訴,檢察官仍然可以依法起訴,並不因和解自動免除刑事責任。
不過,達成和解確實對於後續的量刑結果、緩起訴機會、甚至爭取減輕刑度,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。
本篇將由專業律師角度,深入解析「詐欺罪和解」的真實效用,包括和解金如何協商、撤告是否有用、以及對判刑有何實際影響,協助您在危機中爭取最佳結果。
一、詐欺罪和解有用嗎?關鍵影響大公開
首先必須了解,詐欺罪雖然是非告訴乃論之罪,但若能成功與被害人達成和解,並取得被害人諒解書或和解書,對於案件進展仍有三大正面影響:
1. 有助於檢察官作出緩起訴處分
檢察官在決定是否起訴時,會綜合考量犯罪情節、被告悔罪態度、以及是否有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害。若能提出和解書,證明已經補償被害人損失、並取得諒解,檢察官有較高機率考慮以緩起訴(例如支付公益捐款、接受法治教育等方式)代替正式起訴,讓被告免於留下刑事紀錄。
2. 影響法院量刑結果,爭取減輕處罰
即便案件進入法院審理階段,成功和解仍可作為法官量刑時的有利情節。法官在判決時會考量「被害人是否已獲得補償」、「被告是否有悔意」,若認定情節輕微、補救充分,有機會判處較輕刑度,如緩刑、易科罰金,甚至裁定免刑。
3. 撤回告訴仍具參考價值
雖然撤回告訴不能直接阻止刑事追訴,但撤告行為能顯示「被害人願意原諒」,在檢察官或法官心中產生一定的斟酌空間,有助於輕判或不予起訴。
✅ 重點整理和解 ≠ 自動免責,但和解是被告爭取緩起訴、減刑、緩刑的關鍵籌碼!
二、詐欺罪和解金怎麼談?金額、流程一次了解
1. 和解金的考量因素
和解金通常會根據以下因素協商:
被害人實際損失金額
精神損害(如有特殊情況)
被告認錯態度及賠償誠意
案件金額大小及社會觀感
實務上,許多案件會以原損害金額+一定比例慰撫金作為和解基礎。若被害人堅持高額,雙方可透過律師協助談判,達成雙方都可接受的數字。
2. 和解流程簡述
(1) 初步協商 →(2) 草擬和解條款(包含賠償金額、付款方式)→(3) 簽訂正式和解書 →(4) 向檢察官或法院提出
建議務必由律師審閱或代為擬定和解書,避免產生後續爭議。
三、撤告後檢察官還會起訴嗎?實務常見情況
即使被害人撤告,檢察官仍可依職權繼續偵辦,尤其在以下情況更容易繼續起訴:
金額龐大,造成重大社會影響
被告有前科或累犯情節
案情惡劣、手段嚴重
但若是初犯、金額較小、且已順利和解,檢察官通常會傾向緩起訴或不起訴,減少刑事處分。
小提醒:即使是撤告,仍建議積極配合法律程序,並準備其他有利資料(如悔過書、公益捐款證明)協助緩解情節。
四、沒有和解一定會被起訴嗎?
並非絕對。即使沒有完成和解,只要能證明:
犯案情節輕微
損害程度不大
被告自首、悔罪態度良好 檢察官仍有可能考量緩起訴或請求法院從輕量刑。
不過,沒有和解的案件相對難以爭取有利處分,且進入法院後刑期往往也較重。
總結來說:能和解,盡量和解。
五、面對詐欺指控,律師能幫您做到什麼?
專業律師可以協助您:
協商合理的和解條件與金額
撰寫具法律效力的和解書
與檢察官溝通,爭取緩起訴或減輕起訴建議
辯護程序中爭取緩刑、易科罰金等替代處分
在偵查與審理的每個環節,律師都能協助蒐證、攻防、談判,大幅提升案件好轉的可能性。
【常見問題FAQ】
Q1:詐欺罪和解後,還會有刑事責任嗎?
A:和解可以作為爭取減刑、緩起訴的重要因素,但不會自動免除刑事責任,仍需視檢察官、法院審酌。
Q2:詐欺罪和解金通常多少?
A:依案件金額大小、被害人受損情況而定,從數萬元到數十萬元以上皆有,建議由律師協助評估。
Q3:如果被害人堅持不和解,怎麼辦?
A:仍可透過律師提出自首、悔過等其他有利情節,爭取檢察官緩起訴或法官量刑減輕。
和解只是開始,專業律師陪您走到最後
詐欺案件處理不能只靠一紙和解書,更需要有策略、有節奏地應對每個法律程序。
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擁有豐富刑事辯護經驗,擅長協助當事人在偵查、起訴乃至判決階段,爭取最有利的結果。
若您正面臨詐欺指控,別讓焦慮與誤判誤了自己, 立即聯繫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,讓專業律師為您量身打造最佳應對方案!
📌 免費法律諮詢 | 📞 (03)3150-034 (02)2388-8962
🏛 台北所: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64號6樓
🏛 桃園所:桃園市桃園區新埔六街95號17樓
🔍 LINE免費諮詢:@lawuicc001
🔍 IG:chien.sheng_ 🔍ig:chien.sheng_
🔍 FB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 | 全台唯一上千件詐欺案件不起訴成功案例,幫助你擺脫詐騙陷阱!
Comments